爱游戏下载安装主营产品:轮式推土机,轮胎式推土机,夯实机,强夯机!24小时销售热线:0371-6665535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圳特区拓荒牛

来源:爱游戏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7-08 21:47: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从1982年开始,曾经拥有49万官兵的基建工程兵兵种撤销。其中两个师的官兵调入深圳,集体转业成为深圳市的建设施工队伍。

  在当时官兵的想象中,毗邻繁华香港的深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但刚一下车,眼前落后荒凉的景象让大家大吃一惊:举目望去人烟稀少,仿佛一片荒原。市区街道狭窄,房屋破旧,公共设施竟然比内地的许多县城还差得远。全市最繁华的地段要算东门老街,街道既窄又短,用不了几分钟,就从这头走到了那头。多数建筑是平房,最高的楼房是深圳戏院和对面5层高的深圳旅店。

  军人的使命是冲锋,没时间停下来叹息。干部战士立即投入了安家、拓荒的战斗。当时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居民总共才几万人,而调入的两个师官兵加上家属子女多达4万人,于是吃住都成了大问题。进入深圳第一天,许多连队挖地为灶、支锅煮饭,锅里煮的是从东北带来的高粱米,煮得半生不熟、就着咸菜填饱肚子。没有水喝,就地掘井。当时有的井水矿物质含量太高不适合饮用,用来冲凉也会引起皮肤红肿,于是在一些安全的水井边,早晚取水的队伍就排成了长队。住宿问题怎么样才能解决?官兵学习当地民工队搭竹棚,用粗毛竹搭房架,将竹片竹叶编成竹排当墙,用沥青毛毡盖上房顶。房间里坑坑洼洼没法支床,就用毛竹支床搭成通铺睡觉。很快,荒草地里冒出了上千栋的竹棚茅屋,这就是战士们的宿舍。有时天下大雨,竹棚内积水,洗脸盆、军鞋像小船漂在水面上。这种竹棚房,冬天不遮风,夏天不避雨,住在里面真有“天为房,月当灯”的感觉。

  1983年夏秋季,官兵迎来了严峻的考验。8月天似火烧,一个火星燃起了大火,干竹烈火,火烧连营,火焰冲天,战士们欲哭无泪。9月,深圳刮起了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乌云密布,天如墨色,狂风肆虐,大地瑟瑟颤抖。一阵强风吹来,大树被连根拔起,竹棚被吹散了架,竹枝篱笆、油毡屋顶被吹飞上了天。那一夜,狂风怒吹像狮吼,大雨滂沱如泄洪,大家一夜没睡觉。台风过后,九成的竹棚全部倒塌,少数没倒的也只剩下了一个骨架。战士们的被褥全部被雨浇水泡,第二天到处晾的都是被褥衣裳。

  然而,真正让部队陷入困境的是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深圳是市场经济的实验地,刚刚出现的市场经济并不很完善;加上1984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整,深圳基本建设规模受到压缩,让这支南征北战、攻无不克的队伍长期接不到施工任务,就好像蛮牛掉入泥沼里,有劲使不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活干就没收入;没收入,生活立即陷入困境,那是部队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面对困难,大家不懂就学,从头开始;不怕失败,迎接挑战;找米下锅,主动出击;敢打硬拼,绝不服输。在艰难中,这支队伍实现了从军人到市民的身份转换,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

  最早进入深圳的基建工程兵部队,是基建工程兵一支队的一个团。1979年底,部队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春暖花开的深圳。第二年的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当时的深圳摆开基本建设的战场,脚手架林立,推土机轰鸣,打桩机日夜打桩,泥头车运送沙石,深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基建工程兵的这个团一马当先,先后建起了一批深圳最早的标志性建筑:特区第一栋20层深圳电子大厦、庄重美观的市委大楼等。

  1983年9月,深圳的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转业成为市属的特区建设总公司。这支队伍又参与了53层摩天大楼——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施工任务。国贸大厦的建设,创出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部队改编的这支队伍成为深圳市基本建设战线多年时间里,他们建成了高层、超高层建筑上千栋,部分参与建设了深圳机场、码头等大型工程,部分承担了深南大道等市政道路的施工任务,建成的居民居住小区和办公楼等不计其数。

  这支队伍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奉献青春、燃烧激情,这座城市的每寸土地上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有人形容深圳是仿佛一夜之间崛起的“一夜城”,然而繁华的城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创业者们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建市前的深圳能够说是一张白纸、百业待兴,急缺人才,而他们是深圳创业初期最大的一支移民群体。这支队伍思想红、业务精、能力强,部队有6000多名党团员、4000多名干部、1000多名中高级技术业务干部。部队的到来让深圳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部队转业改编后,市委市政府机关、全市许多单位纷纷来选调干部和骨干力量。几年内,这支队伍先后调出8000多名干部职员充实到深圳市各个单位,许多人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

  可以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支队伍就是这里面的弄潮儿;深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这支队伍就是最早的实践者;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哨阵地,这支队伍就是马前卒、排头兵。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特区建设者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短短几年间,将深圳这个昔日落后的小镇、荒滩渔村,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崭新城市。

  在深圳市委的大门口,雕塑家潘鹤先生创作了一座铜牛雕塑。老牛勾头蹬腿,筋肉凸爆,用尽浑身力气,正在将一个深埋在土地里的千年老树根连根拔起。对中华民族来说,牛是刻苦、踏实、坚韧的象征,深受中国人民喜爱。雕塑最初的名字叫“拓荒牛”,就是深圳创业初期建设者们的形象,但是潘鹤依旧是觉得名字值得商榷,“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开完荒到底还要不要做牛呢”?于是,经过深圳市委领导班子的讨论后,便将名字更改为“孺子牛”,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并将“孺子牛”三字刻在了雕塑的基座上。

  正如铜牛雕塑所寓意的,这支部队身上也有一股拓荒牛的劲头。这股劲头来自什么地方?是来自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信仰信念,是来自改革开放大潮中经济特区火热的工作生活。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也是我们党百年华诞,我们更应该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奋进新征程,美好的愿景令人憧憬,伟大的梦想值得期待。这样的奋斗,必须激发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畏险阻、不怕繁难、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向前进。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翻越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沟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